【行知家教苑】
不要把孩子当成比较的工具
小义今年上七年级,她有个表姐,是她的同班同学。表姐比小义大几个月,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而小义的成绩则很一般。让小义感到苦恼的是,几乎从她记事起,妈妈就总拿自己和表姐比。每次考完试以后,妈妈就会拿着班上的成绩单,对小义说:“你看看,你表姐又是前三名,你什么时候能进前五名我就知足了。”
有一天,小义正在看书,妈妈一边洗衣服一边说:“我听你姨说你表姐在家还帮着洗衣服做饭呢,你要是能有你表姐的一半懂事,我跟你爸就不用操心了。小义听了,忍不住回了妈妈一句,“您老说我不如我表姐,那您怎么没生一个我表姐那样的孩子出来呢?再说了,您怎么不看看我姨妈是怎么培养孩子的,就知道从我身上找缺点,也不反思您自己。”听了小义的话,妈妈顿时哑口无言了。
小义的妈妈经常拿小义和她的表姐进行比较,引起了小义的反感。有很多父母都像小义的父母一样,总把“你看人家谁谁谁多好,多跟人家学学”等话语挂在嘴边,一心盯着自己孩子的缺点,用孩子的薄弱点跟别人的优点作比较,总希望用这种方式刺激孩子进步。
还有的父母出于虚荣心,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一样优秀,或者超过别的孩子,因此经常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但事实上父母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够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另外,父母在这样的比较中往往会心理越来越不平衡,陷入恶性循环,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不仅扰乱孩子的成长步调,还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初中生因为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也很容易叛逆。当父母总拿他们和别人比较时,处于劣势的孩子就会产生自卑和抗拒心理,从而抵触父母的教育,有的孩子会直接提出抗议:“别拿我和别人比!”还有的孩子甚至会因此不愿意回家,在外沾染上更多不良习惯。可见,父母用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希望孩子进步,要通过正面的、积极的方法鼓励孩子,让他们在快乐中一点点进步,并逐渐增强自信心。以下有几点建议可供父母们参考。
一、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天性
父母应当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天生就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就像印度的思想大师奥修所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擅长和感兴趣的事情也各有不同。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天性,理解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并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步。
二、父母要学会纵向比较
所谓纵向比较,就是用孩子与其之前的表现做比较,从而发现孩子的进步,而不是和其他孩子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并使孩子更愿意不断前进。比如,孩子第一次考试是班上第30名,第二次是第25名,父母如果拿孩子跟班上的前10名做比较,就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其失去学习动力;假如父母能够看到孩子自身的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告诉孩子:只要努力了,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棒的。这样就能够使孩子受到鼓励,从而不断超越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三、父母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
作为父母,应懂得欣赏自己孩子的优点。父母的肯定和支持会让孩子更有动力,更快乐,还能够很好地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父母欣赏,尤其是进入初中阶段的孩子,他们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鼓励。有一位诗人曾说过:“如果一朵花不美,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欣赏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因此,父母应当用心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