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家教苑】第7期 •切勿过度打击孩子
发布日期:2019-03-15 13:04:53 作者:金水苑中学

【行知家教苑】

切勿过度打击孩子

 

小真是一个正在上七年级的女孩,她上小学时的学习成绩都不错,升入初中之后,随着课程数量的增加和知识难度的上升,让她有些跟不上了。小真尽管也在努力地让自己不掉队,但她的学习成绩还是在一点点地下滑。小真的学习情况让妈妈很是着急,也让她失去了原来的耐心。

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小真考了班上第16名,比上次的成绩还落后了3名。当她无比忐忑地把成绩单递给妈妈时,妈妈的反应并没有她想象的那样暴跳如雷,但妈妈说的话还是让她很伤心,“又退步了!初中四年都快过了一半了,你看看你的成绩,才刚刚及格,我看你是没戏了!真不知道你整天脑子里都在想什么,你脑袋里都是糨糊吗?这书念了也是白念!”

小真本来残存的斗志被妈妈打击得烟消云散,她沮丧地想,“可能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吧!初中毕业后还是直接回家算了,读书太痛苦了!

 

小真升入初中后,考试成绩持续下降,妈妈言语上的过度打击使她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很多父母都犯过和小真妈妈一样的错误,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成才,而自己的耐心又不够,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者他们做的某件事情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就会对孩子说一些“你真笨”或者“你真没用”的话,用这种话来剌激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有所选步。但事实上,父母对孩子过度打击不仅达不到激励孩子的效果,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打击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如果父母经常用消极的语言训斥、批评孩子,就会使孩子形成“我很笨”的思维定式,以至于他们在做事情前就会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从而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出现遇事退缩和逃避问题等行为。

其次,父母的过度打击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如,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可能还有继续努力的念头,但是父母的过度打击使他们产生了抵触心理,反而不想再努力学习了。

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且他们的年龄越大,自尊心就会越强。升入初中的孩子就要比小学生的自尊心强,需要父母用心呵护。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因此,需要父母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有几点建议可供父母们参考。

一、父母要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有自信心的孩子才能够不断进步,因此,父母要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父母可以经常对孩子说以下几句话:

“妈妈(爸爸)相信你能做到!”

“孩子,我们相信你能够把这件事做好!”

“孩子,你要相信自己的力量!”

父母这些饱含信任的话能够使孩子充满自信,勇敢地迎接挑战。另外,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各种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的优点,使其获得更多成功的经验,这样也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比如,孩子唱歌很好听,父母可以定期为孩子举办家庭音乐会,并鼓励孩子参加学校举办的唱歌比赛。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不管能不能拿到名次,孩子的自信心都会得到提高。

二、父母要善于赞赏和鼓励孩子

卡耐基曾说过,“使孩子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赞美”。正如卡耐基所说,父母的赞赏和激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孩子进步,并且会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努力,从而把事情做得更好。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一个肯定的眼神和一句鼓励的话都会让他们体验到被认可的满足感。因此,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赞美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也可以经常用“你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强者”或者“你真有XX的天赋”等话语来有效激励孩子。

三、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和场合,不过度打击孩子,不应在清晨、吃饭时或睡前批评孩子,以免影响其整天的情绪状态、食欲和睡眠,也不应当着他人的面批评孩子或过度打击孩子,避免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版权所有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广丰路446号联系电话:021-57520761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344号